摘要: 國民政府繼承國父遺志,為肅清反革命勢力,完成國民革命,民國15年7月9日于廣州誓師北伐,蔣公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,率軍北上,民國17年全國統(tǒng)一。紀念郵票以蔣總司令肖像、嘉禾及青天白日國徽為圖案。
郵票介紹:
國民政府繼承國父遺志,為肅清反革命勢力,完成國民革命,民國15年7月9日于廣州誓師北伐,蔣公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,率軍北上,民國17年全國統(tǒng)一。紀念郵票以蔣總司令肖像、嘉禾及青天白日國徽為圖案。
蔣介石,浙江奉化人,名中正,字介石。在日本加入同盟會。1922年,陳炯明叛變,他奉孫中山電召由滬赴粵到永豐艦隨侍孫中山。1924年,蔣回國后任黃博軍官學校校長。1927年在上海發(fā)動“四·一二”政變,實行“清黨”。同年與宋美齡結婚。南京國民黨政府成立后,歷任國民政府主席,中央政治會議主席,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行政院長。1936年西安事跡后,被迫同意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,聯(lián)合抗日。1938年當選國民黨總裁??箲?zhàn)勝利后,于1946年7月發(fā)動全面內戰(zhàn)。1949年1月,被迫下野;12月10日,由成都乘飛機逃往臺灣。1950年3月任臺灣“國民黨政府總統(tǒng)”,堅持“反共復國”,同時也堅持“一個中國”,反對“一中一臺”和“臺灣獨立”,1975年4月5日,在臺北病逝。著有《西安半月記》,《中國之命運》等。
價格最貴者為1元紅票,單枚現市場價新票500元,舊票每枚230元。(僅供參考)
發(fā)行日期:1929.4.18(民國18年)
齒孔度數:14
印刷版別:雕刻版
圖幅:24x30
全張枚數:100(10x10)
印刷:北京財政部印刷局
(37) 蔣介石像 1分 桔黃
(38) 蔣介石像 4分 橄綠
(39) 蔣介石像 1角 深藍
(40) 蔣介石像 1元 深紅
辛亥革命勝利后,中華郵政最初設計以中國地圖為主圖的郵票,后因袁世凱要印本人肖像郵票而停印。兩套從 1分至5元各為12枚,面值與刷色均相同。
1895年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后,清朝政府被迫簽訂《馬關條約》將臺灣割讓給日本。1945年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遭受日本殖民地統(tǒng)治五十年的臺灣省才歸還祖國,1945年10月25日在臺灣舉行受降式。1947年中華郵政發(fā)行“臺灣光復”紀念郵票2枚。主圖為臺灣地圖。
抗日戰(zhàn)爭初期,國民黨戰(zhàn)場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1937年12月南京失陷,國民黨政府內遷到重慶。1947年,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政一套。民國35年4月30日國民政府正式頒布還都命令,5月4日蔣中正飛抵南京,政府各首長亦先后抵達,5月5日起國府正式在南京恢復辦公。
1894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(chuàng)立興中會,倡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。 1919年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。從興中會創(chuàng)立算起,到1944年為五十周年。票面以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遺像為圖案。
葬事籌備處在幾百份陵墓設計方案中,選中了青年建筑設計師呂彥直的方案。整個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,氣勢宏偉,莊嚴肅穆。畫面主圖為中山陵墓紀念堂正面圖,上端飄帶中列“孫總理國葬紀念郵票”幾字,一般稱為“國葬紀念”票。
1945年,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。中華郵政發(fā)行紀念郵票一套。主圖為國民黨旗幟和蔣介石像。8月15日,日本天皇頒布無條件投降敕令?! ?0元,出現兩種變體票:橫雙連中縫漏齒、直雙連橫縫漏齒。
民紀25 中華民國郵政總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
1896年我國正式開辦國家郵政,至1946年為五十周年。中華郵政原擬發(fā)行紀念郵票,因發(fā)行過遲,將開辦國家郵政五十周年改為郵政總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郵票,于1947年發(fā)行。于是印發(fā)紀念郵票,稱為「中華民國郵政總局成立50周年紀念」。
民紀21 國民大會紀念郵票
1946年,中華郵政為國民黨政府召開的所謂“國民大會”發(fā)行紀念郵票一套。主圖為南京國民大會堂。后來決定于民國35年11月12日舉行,又延期到15日,在南京國民大會堂正式揭幕,出席代表1300余人,討論憲法案,于12月25日全部修正通過。
民紀14 中國國民黨五十年紀念郵票
1894年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(chuàng)立興中會,倡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。 1919年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。從興中會創(chuàng)立算起,到1944年為五十周年。票面以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遺像為圖案。